金融号
  • 金融头条
  • 金融监管
  • 金融智库
  • 财经
  • 银行
  • 中小银行
  • 金融办
  • 曝光台
  • 文化

金融APP

登录 / 注册
退出登录
中国金融网络领袖
CHINA FINANCE NET 中国金融网
  • 首页
  • 焦点 · 分析
  • 央行
  • 金管总局
  • 证监会
  • 大型银行
  • 股份制银行
  • 金融处罚
  • 城商行
  • 农商行
  • 村镇银行
  • 金融科技
  • 金融研究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我国奶业依然处于发展机遇期

来源: 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2023-11-28 09:44:07

关注金融网
  • 微博
  • QQ
  • 微信
  •        总投资15亿元,现代牧业旗下一家3万头规模牧场日前正式投产。梳理发现,眼下尽管行业整体面临一定的困难,但多家大型牧业集团仍在逆势扩张,这反映出很多经营主体依然看好奶业,奶业发展仍处于机遇期。

      在数量持续增长和质量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当前奶业行业和企业面临的困难主要表现为奶源阶段性过剩和原料奶价格下行。受此前经济形势、人口结构变化等因素影响,液态奶消费下降。加之乳企发展较快,规模化牧场超前建设,虽有利于保障国内奶源供应,但也存在奶源建设过快的问题。产能增、消费降,导致液态奶供需失衡。

      然而,有些消费者仍有疑惑,“都说原料奶价格下跌,但市场上的乳制品价格并不低,一些产品价格堪称高昂”。消费者的感受是对的。近些年,乳制品加工有片面追求“高端化”的倾向,存在过度加工、过度包装、过度利润的情况。我国人均奶类消费量仅为《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推荐奶制品摄入量最低水平的38.4%,对中西部和农村地区而言,乳制品价格偏高是制约奶类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可见,乳制品企业要建立营养导向的加工体系,面向广大消费者提供价格亲民、营养安全的乳制品。

      不只奶类,眼下我国主要畜产品大多呈价格下跌态势。奶业发展中的问题既有畜牧业的共性问题,也有自身的特殊情况。所谓共性问题包括生产成本较高、资源约束趋紧;所谓特殊情况是产量提升与自给率下降并存。尽管原料奶阶段性过剩,但是奶源自给率依然不够理想。据有关规划,2025年奶源自给率要达到70%以上,目前还有差距。奶业依然存在结构性短缺的问题,从进口量可见一斑。今年前三季度,我国乳制品进口量同比下降12.4%,大包粉、液态奶、婴配粉等进口量缩减,乳清、奶酪进口量显著增长。

      从奶业发展历程来看,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使奶业发展受到冲击,此后的10年间产量停滞不前。直至2018年,全国奶类产量依然略低于2008年。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一揽子政策促进奶业振兴,2019年至2022年,奶类产量年均增速达6.1%。2022年首次突破4000万吨大关,奶牛单产水平提升到9.2吨,虽不如以色列和美国,但高于欧盟水平;国产婴配粉市场占有率达68%,重新占据主导地位。曾经困扰奶业的质量安全阴影已经远去,影响奶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在发生变化。

      奶价下行、养殖亏本、库存增加,这都是奶业面临的新形势,也是成长的烦恼。从前三季度看,尽管乳制品行业表现喜忧参半,但仍展现出强大韧劲,整体好于去年。长期来看,奶业发展总体向好,困难是暂时的,通过高质量发展是可以克服的。从营养角度看,慢性病高发正推动居民膳食向营养健康转型,奶类作为优质蛋白来源有很大消费增长潜力;从产业素质来看,养殖规模化水平、设施装备水平、奶牛单产等不断提升,生鲜乳质量保持较好水平,这些是奶业发展的底气。

      如何从供需两端推动奶业渡过难关、激发活力?

      扶持生产。生产扶持涉及的领域较多,包括牧草种植、奶牛育种、差异化发展、种养循环、“双碳”建设等方面。值得注意的是,丹麦奶牛养殖户利用数字化养殖技术实现了更高效的生产,提高了饲料利用效率。对我国奶业来说,最关键的是支持中小牧场改造升级,推广关键实用技术,提高饲料转化率和奶牛单产,减轻经营压力。

      引导消费。乳品价格上涨、干乳制品尚未融入国人饮食文化等因素制约着乳制品消费。奶业消费增长是随着城镇化进程、居民收入提高和膳食营养改善而循序渐进的过程。应加强市场和消费行为研究,推动产品品类、结构优化,培养和创造市场需求,打造更具活力的营销体系。(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乔金亮)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下载 中国金融网APP 查看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 银行网
    • 中国金融网
    • 金融号
    • 微摄
    • 国家摄影
    • 简介
    • 投稿启示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品牌联盟
    • 编辑部:zjw@financeun.com
    • 媒体合作:774353721@qq.com
    • 机构合作部:1760607283@qq.com

    京ICP备07028173号 -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075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0983

    Copyright © 2002-2024 financeu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金网投(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资产控股:亚洲金控投资有限公司

    ----------------------- 底部结束 ----------------------------->